时间:2020-12-09
点击:1052
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《江雪》,描绘了大雪纷飞,天寒地冻的图景,千山万径,人鸟绝迹山野严寒,这正是如今的气候----------冬季。
中医养生讲究“天人相应,顺时养生”。“春天养肝,夏天养心,秋天养肺,冬天养肾”,寒季,要做好内在阳气的保养和封藏工作,尽量减少消耗。不熬夜,不做剧烈运动,不大喜大悲,使精神内守,这样才能安稳。
具体应该怎么做呢?我们往下看看吧~
靓汤食补
材料:
材料:当归20克,生姜30克,羊肉500克,绿小逗特级枸杞10克,黄酒、调料适量。
做法:
①羊肉切块,去除血沫,捞出洗净沥干,生姜洗净切块。
②锅中加水(14杯,每杯200-250ml)加热备用。
③将羊肉块倒入砂锅或大汤锅,加入姜块,大火翻炒加热至姜味飘出,随机倒入热好水的锅中,放入当归,炖煮1-2小时。
④待皮肉皆软,撒点盐就齐活了,吃肉喝汤,一周一次即可。
当归干姜羊肉汤”的汤谱简单,又实在不简单。
简单的是它的选材和烹煮方法,不简单的是它的来历,当归干姜羊肉汤的发明者,是东汉的医圣张仲景。对,没错,他所著作的《伤寒杂病论》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,被后世医家誉为“万世宝典”。
泡脚按摩
人们常说一句话:“富人吃补药,穷人泡泡脚”,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手脚冰凉,亦可交通心肾,宁心安神,缓解失眠。
泡脚时最好使用大且深的半盖桶,水位没过膝盖最佳,浸泡时间约15---30分钟,不宜太久,水温一般40℃左右,温度不要过高且紧闭门窗,泡脚后可自行对太溪穴进行按摩且30分钟再进行洗澡。
艾灸冬补
艾灸历来就被医家公认为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,促进新陈代谢,能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,具有良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功效。
艾灸冬补推荐两个比较好的穴位——八髎穴、太溪穴。
太溪是肾的原穴,原穴能够激发、调动身体的原动力。
艾灸太溪穴可打通肾经,引火归源。
如果第一次艾灸不确定方法是否正确,可以观察自己是否感到小腹发热或双脚发热,甚至背部排汗来进行辨别,或者看艾灸视频进行自我检查。
早卧晚起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”
建议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, 每天尽量多睡一小时, 更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。
晚间9点到11点,是三焦经当令之时,相当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工作的时间,是为人体提供最初的热量、能量、动力的各种腺体工作之时,因此建议尽量早睡,使机体可以蓄积更多的能量。
以上这些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~
让我们一起通过养生,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及遇见更好的自己。